审美
-
美术特色高中课程审美化建设研究
陆旭东著2017 年出版337 页ISBN:9787530980736重视美育是世界潮流,审美素养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,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。随着高中多样、特色发展的全面铺开,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美术类艺术高中。笔者在对国内多所美术特色高中作研究分析后,构建了...
-
艺术生存与审美建构 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嬗变与坚守
朱仁金著2017 年出版215 页ISBN:9787519029845本书以处在历史交替与转型过程中的朱光潜为研究对象,从艺术与审美视角研究了他关于艺术起源、自然美、悲剧衰亡、表现主义美学、翻译转向以及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换等问题,分析了朱光潜在面对“古今问题”、...
-
审美阅读 三养斋文存
王志清著2017 年出版316 页ISBN:9787546169484《三养斋文存》为王志清个人文论选集,收录了王志清近年来撰写的散文、随笔、论文等,比较集中地体现了王志清近年来的研究和思考的方向及成果。本书稿分为两卷:《唐诗别解》卷、《审美阅读》卷,具有一定的文化价...
-
中国杏花审美文化研究
程杰,纪永贵,丁小兵著2015 年出版333 页ISBN:9787553104782本书为“中国花卉审美文化研究书系”之一种。从文学和风景名胜两大方面展开论述,对杏花予以全方位的文学与文化研究,打通文体、学科与时代的分割,采用意向学、主题学、原型学等方法,对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花卉进行...
-
美与幼童 从婴幼儿看审美发生
刘绪源著2014 年出版179 页ISBN:7534687373由刘绪源和李坤姗以对谈的形式合著而成,书中严谨科学的理论论述和鲜活生动的幼儿阅读实例相结合,力求形成对幼儿审美心理与想象力生成的科学解读。该书不仅可以帮助和引领父母了解0-3岁孩子阅读行为的原因和处...
-
超越审美现代性的困境 缘起与转义 从康德到韦尔默
陈开晟著2014 年出版306 页ISBN:9787305138522本书将“审美中介”置于“历时”与“共时”的角度加以考察。本书运用解释学的方法,把错落于不同语境下的“审美中介”置于同一个平台,既注意它们之间的共性与勾连,又兼顾其差异性。避免将它们作程式性的比附或...
-
教师的审美人格与审美化教育
王丽娟编著2013 年出版218 页ISBN:9787547210338本套丛书是教师继续教育用书之一种,教师继续教育用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、专业知识更新与扩展、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、教育科学研究等内容。《教师的审美人格与审美化教育》为《教师职业素养与发展规...
-
人文主义建筑艺术 一项关于审美趣味演变历史的研究
(英国)杰弗里·斯科特著;吴家琦译2015 年出版260 页ISBN:9787564154042本书是百年来建筑艺术理论经典图书。2009年查尔斯王储在皇家建筑师协会成立175周年会上的演讲就又提到杰弗里?斯科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就曾经用最流畅的文笔写到,建筑物是一面能够反映出我们自己的...
-
小说的审美本质与历史重构 新时期以来小说的整体主义观照
刘树元著2014 年出版325 页ISBN:9787308140355本书对改革开放以来(在当代文学史中称为新时期)中国小说创作的整体进行了透视,从小说审美结构、文体创新、创作过程、作家主体选择、先锋小说、现实主义的流变等多重视角,理论分析结合文本探讨,对新时期小说创作...
-
都市审美 海派文学叙事方式研究
李俊国著2015 年出版231 页ISBN:9787516154687本书以“都市审美的理论与实践”为研究目标,以海派文学的叙事方式为重点研究对象。全书凡五章,分别研究“技术大地化:海派文学的物态化叙事”,“都市梦魇:海派文学的超验叙事”,“洋场风流:海派文学的唯美—颓废叙...
-
审美正义论 伦理美学基本问题研究
徐岱著2014 年出版398 页ISBN:9787517806332本书为人文学者徐岱教授近年关于美学问题的思考总结。在本书中,作者从道之为道、德之为德、善之为善、诗之为诗、人之为人五个角度,层次递进地阐述了他的审美观点,并试图说明什么样的艺术是美的,是人所应该达到...
-
诗教之彀与审美之维 当代诗歌中的比兴研究
张雨著2015 年出版205 页ISBN:9787516154830传统比兴诗学,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,一是诗教的价值观念系统,二是文学的审美属性。本书在梳理传统比兴诗学的基础上,考察了十七年诗歌、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歌,呈现了传统比兴诗学在当代的延续、更新与消逝,呈现了文学...
-
自由空间与审美话语 社会领域分化中的当代中国审美文化
李红春著2014 年出版287 页ISBN:9787516151822本书立足于社会结构的现代转型,以私人领域为具体切入视角,对当代审美文化的领域归属、性质功能、发展源流、现状困境、未来趋势以及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重新把握和阐释,拓展了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社会学维度。本...